小学数学学习体会15篇
小学数学学习体会1通过这段时间的远程研修学习,我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引发了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行为、学习方式以及教育评价等的变革。
1、数学课程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总体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强调培养对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确立教学思想,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数学课程的目标不止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它还应当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愿意接近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发展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
2、数学课程在教材编写上,试图建立在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会素质精神的数学课程新体系中。
新教材在编写上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以前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新教材不是以例题、习题等形式出现,而是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安排,从而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
3、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新课程的及时推出,社会对教师的教学、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式下,教师还应当扮演的角色有:a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学生探究的合作者c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等。
素质教育强调,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长,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甩掉思想包袱、消除后顾之忧,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业成绩;在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中,教师常常是以智者长者的身份、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指导、提供帮助、提供服务,扮演着指导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
4、数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强调教师要通过情景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
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得出有关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好教材的使用,以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想:我能通过这次学习,进行实践反思,学以致用,让我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小学数学学习体会2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教师都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也有很多,从我的经历和体会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本事
首先要放正心态。当我们拿着教案走进课堂时,如果心里想着:我讲课来了,学生必须坐好认真听我讲课!那么这节课一定不会太精彩!如果你微笑着走进课堂时心里想: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来了,我一定让我们每个人学得愉快。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人坐在飞机上和坐在自行车上想问题角度是不一样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和走进学生中间想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走进课堂时,就要把自己的角色摆正,当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忘记师道尊严,全身心投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其次,老师要学会美化目标。任何一节课都有预定的目标,但是如何让目标具有吸引力,就不是每个老师能做到的了。上课前,老师要善于用最美好的语言描述达到教学目标后的美景,吸引每个孩子向着目标前进。
第三,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快乐还是痛苦,是主动还是被动,是评价一节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比如去看大海,如果我们只管看到大海就行了,旅途中吃不好,睡不好,难受极了,等欣赏到大海的美景时,一定会大打折扣。对于师生,学习过程是生命的常态,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学习过程充满快乐是提高我们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不可忽视。
第四、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备好课和没有备好课走进课堂时,心情是不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用一生来准备一节课。真的是这样,课堂的高效率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课堂的魅力也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能够吸引学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二、努力拓展课堂的宽度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定的,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教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设计。课堂的宽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三、挖掘课堂的深度
决定一个容器大小的是它的容积,容积的大小跟它的深度成正比。一节课的有效性,也与知识的深度成正比。我们的课本知识都是很浅显的,一般智力的学生自己看几遍就能明白,如果老师像传声筒一样,只传授课本知识,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适当的挖掘知识的深度,是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其实,每节课都应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加深,增加课堂的容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延伸课堂的长度
学生走出课堂时,如果觉得课堂上的东西都学会了,那这节课决不是完美的课;如果学生还愁眉不展,在思索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课堂绝对是精彩的。课堂上高悬的永远应该是问号,而不是句号。所以,下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延伸课堂的长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跟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太多了,只要我们勤思考,肯探索,把自己当作学生探求知识的同行者,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办法。美国教育家帕尔墨说:“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理的共同体空间,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吧。
小学数学学习 ……此处隐藏13815个字……。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三、变“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小学数学学习体会1520xx年9月28日至30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xx市第二届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来不及欣赏沂河的美景,午饭后就立即赶往会场。稍作休息,沂河实验学校的的赵艳华老师便出场了,她执教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中赵老师采用老课新上的方法,通过对帕斯卡的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质疑,引导学生经历了“量、拼、算”的过程,同时渗透了转化的思想。赵老师创新的设计思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
接下来于科长做了一个讲座,她首先介绍了本次的活动的日程安排和与会的老师,接下来回顾了第一届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习历程,在回顾的过程中讲了很多今后需要研究的内容,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进行草根式的研究等内容,让与会老师深受启发。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于科长为鼓励本次讲课的老师,每一次都适时的在QQ上留言,如“借人之智,成就自己”,如“让课堂拥有让人过目不忘的记忆”等等,在世风日下的今天,这种人文的精神确实让人心生感动。缘于本次研修的主题是:同研究,共成长,因此本次活动还有一个“戏眼”:于科长为每位老师发了一张评价条,评价条上写有一位骨干老师的名字,抽到谁就在研修的这几天默默地观察谁,会议结束时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个“戏眼”不仅让每位老师感到背后有人在默默的观察、鼓励你,还可以实现自我约束。接下来的两天会发生怎样的精彩呢?期待着。
第二天早饭结束后就开始了紧张的听评课活动。截止到下午一共听了7节课。纵观7节课,各有特点,例如xx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巧妙,引导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步步自然和谐,水到渠成;xx老师上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十分大气,整节课可以说是着眼于数学的整体,立足于学生的个体,为学生后续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xx老师看似不经意的每一个问题,其实都是别具匠心的:深化对数对的认识,渗透坐标系的知识,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三维空间......是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润物无声;xx老师执教的《长方形的面积》很好的实现了问题、探究、过程的有机结合,古语说得好:“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韩老师在课中围绕两个问题“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如果我们每位老师的课都象韩老师那样不断的把求知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那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一定充满魅力;xx老师执教的《饮食与健康》是一节综合应用课,我很佩服她的勇气,类似该课型的课,很少人问津,而她却勇于实现自我挑战,并且挑战出了智慧的火花。她的教学流程犹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细细体味,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层层递进,落实有效,让学生经历了数据的调查、整理、分析的过程;xx老师是一位很幽默机智的老师,他执教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在摸球活动中经历了猜测、验证、结论、推测的过程,感悟到可能性的大小和数量有关。学生在张老师的课中精神是愉悦的,而思维却是高度紧张、极其活跃的;梁绍美老师执教的《点击双休日》上的也是异彩纷呈,我特别欣赏她与学生的平等对话,那是缘于一种对孩子心底的爱,正是由于这种师生间相互尊重,才使这节课显得如此和谐,如此平等,才使每一位学生敢想敢说,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xx老师执教的《比的认识》并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去设计,而是突出了“比”学习的必要性,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用“比”的简便性,这种有意识去创新的胆量值得肯定,每一次的进步不都是在革新中实现的吗?
7节课下来,紧接着就进入了分组研讨的过程中,我被分到《饮食与健康》小组,通过研讨组每位老师思维的碰撞,使我对于如何上好综合应用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引发了自己的思考:如何在数学中拓宽老师的思维,努力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呢?
研讨结束后,回到宾馆已近晚上9点,躺在床上,眼睛已合上,但思维还走在路上。
30日,也就是研修的最后一天,大家又集中在一起对每一节课进行了研讨,于是思维又在一次次的对话、互动、思辩中得到明晰,我很佩服这些老师们,像xx实验学校的xx主任、实验二小的xx主任、临沭的xxx老师等等,他们的见地、学识都值得我学习。从而我也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真实有效打多少分?互动生成
打多少分?自己的专业水平打多少分?自己个性化的教学主张与见解又打多少分?想来不禁汗颜。
回想这次研修活动,确实让自己确实受益匪浅,一句话结束:敢立潮头乘风去,上下求索研修班!
文档为doc格式
心得范文图文推荐
【小学数学学习体会】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青竹心得网 www.qzjtsz.com 版权所有